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小说 > 捧着左传品春秋 > 孔子的理想堕3都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春秋第二百二十五年

孔子的理想堕3都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春秋第二百二十五年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我终于觉醒了 深夜乐园 我的明星师妹 毒医倾城:王妃太嚣张 崛起诸天从圣墟开始 特种兵王在都市 带个地道系统打鬼子 九境之主 医行天下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

既然前面说到了孔子,我们就再讲讲孔子的另一个故事:堕三都。

因为这个故事直接和孔子的流亡有关系,也解释了鲁君和“三桓”之间的激烈政治斗争的情况。

至于这个“堕三都”的年代,是发生在鲁定公十二年期间,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的鲁国大事。

前面说了,鲁国的“三桓”政治势力盘根错节,三个宗族分别都有自己的采邑,也就是宗族自己的都邑,也就是家族根据地的意思,统称为:三都。即:季孙氏的“费邑”、孟孙氏的“成邑”、叔孙氏的“郈邑”。

这都是“三桓”各家宗族的根据地。

周朝有一条规定,贵族诸侯的城墙高度不得超过18尺,超过了就是违反了规矩,其实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他们据城造反,也便于征伐者的攻取,因而建立了这条规定。

但是,随着周王室的衰落,一些诸侯和卿士、贵族早已经打破了这个制度,纷纷的加高、加厚、加大自己采邑的城墙防御。这样一来,不但违反周王朝的法律的规定,其实,对于宗主管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,体现在鲁国“三桓”身上,他们的都邑都是存在着超建的违章部分。

所谓的“堕三都”,不是完全的将都邑的城墙拆毁,那也不对,而是拆掉都邑城墙多出18尺的违章部分。

因此,后来有些文学和影视作品,在反映这段故事的时候,表现的确是拆掉整个的城墙,这是错误的。

遵守礼制本身是个硬性的规定。

但是,这里面就有了一个问题,如果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制,虽然保证了鲁君君王的统治权威,维护的周礼的规定,拆掉了三都多余的部分,但就必然会造成城墙的防御弱点,这样的一个情况,对于都邑位置在国内中心地带的贵族来说,还可以理解。可是,如果卿士贵族的都邑,若地处国家的边境地区的时候,就完全不一样了,在那样一个战乱横行的年代里面,各国诸侯又时刻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发生,削弱了边境城邑的防守力量,到底是维护君权重要,还是维护国家国防力量重要,这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问题。

孔子只想到了周礼,没有想到这些矛盾。

当年,鲁昭公十二年,季孙氏的家臣南蒯之乱,就是占据了季孙氏都邑“费邑”作乱,给季孙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。

到了现在的鲁定公十年期间,叔孙氏“郈邑”也发生了动乱,此时的叔孙氏宗主武叔和孟氏宗主孟懿子,一起联合攻打叛乱的郈邑,连续两次都没有攻打下来,最后还是驷赤忽悠,才吓跑了叛乱的侯犯,并且,经过洽谈,齐国才将郈邑又还给了鲁国。

这个郈邑,就在鲁国和齐国边境交界的地方,所以“三桓”的都城,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,也是鲁国边境的重要城镇,同样也是地方武装割据的最佳根据地。

对此,叔孙氏和季孙氏都感受深刻。

孔子认为:现在孟孙,叔孙,季孙,三家的大夫,他们的三都,都是违反了这一项的规章制度,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了,为了贯彻礼制,请国家批准毁坏让他们三家的都城,来削减他们的权势,以强化公室的权威。

孔子提出的这个建议,肯定会获得了鲁定公的允许。

起初,“三桓”的现在宗主,季孙斯和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想要抑制家臣势力,削弱自己宰邑的权利,以便于更好的控制他们,所以,也支持“堕三都”的计划。

现在,叔孙氏经过侯犯之乱,也认识到了要控制宰邑的重要性,不能让其任意的发展,否则,甚至连自己也控制不了,因此也同意“堕三都”的计划了。

三桓中,有两桓同意拆除违章建筑的计划,真是个好现象。

孔子做为鲁国的大司寇,为了加强君权,借着现在的良好时机,就派仲由进行“堕毁三都”的实际工作。这个仲由,就是孔子的著名学生,他的另一个名字叫:子路。

前面说了,由于叔孙氏因为刚刚碰上了自己采邑郈邑的叛乱,于是很是支持这个决定,因此就首先主动的堕毁叔孙氏的郈邑,“一桓”的都邑拆毁了。

子路当时是季孙氏的家宰,当然可以代表季孙氏家族来执行这个决定,当看到叔孙氏的积极行动后,子路很是高兴,也就开始着手准备拆毁季孙氏的费邑。

只要是这个“费邑”拆了,剩下的孟氏的“成邑”就好办多了。因为,孟氏本身在三桓中的势力最弱,其次,若两都已经拆掉,只剩孟氏的,他肯定也是孤掌难鸣。

似乎,孔子伟大的事业正在顺利的进行中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千娇无双 师父大人求放过 邪王至宠妃 宋画江山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三国之猛将无双 萌妃的穿越日常 萌妃出没:妖孽冷王请小心 99亿蚀骨爱:重生千金萌妻 叶心白陆爵风目录